巨鹿路曾有他的身影:戏剧名家于伶
静安区的巨鹿路是一条文化气息很浓的街,上海作家协会在巨鹿路675号,巨鹿路上还有许多文化名人居住过的遗址:电影明星胡蝶、国画大师朱屺瞻、花鸟画家吴青霞、连环画名家贺友直……戏剧名家于伶曾住在巨鹿路892号。
文|曹正文
我对戏剧名家于伶的两次拜访
▲于伶先生画像
初访于伶
《新民晚报》自1982年复刊后,读者看好的指数日益高涨,新闻贴近平民百姓,副刊“夜光杯”令人目不暇接,至1985年,受欢迎程度达到高峰。这时,老社长赵超构与总编辑束纫秋都想通过扩版来进一步丰富《新民晚报》的内涵,让本报编辑自报选题,增加专刊。
我提议创办“读书乐”专刊,最早获得恩师冯英子的大力支持,他对我说,一张报纸有个“读书”版面,可以让这张报纸增加书卷气与文化气息,要赶紧向至今健在而年事已高的老专家、老学者、老作家去组稿。我估算了一下,上海大约有三十多位德高望重、年已80的名家,生于1907年的于伶便是其中之一,他当时年逾79岁。
为了向他约稿,我去他巨鹿路寓所访问。于伶的住所是一幢老式花园洋房,位于巨鹿路常熟路口,他住在二楼,从阳台上看,窗外绿树成荫。于伶身材高大,面目慈祥。
▲于伶先生
于伶是位老资格的戏剧家,是上海“孤岛文学”的组织者与领导人之一。他是江苏宜兴人。原名任锡圭,字禹成,主要笔名有尤兢、叶富根、于伶。
说到他笔名于伶,于伶对我说:“我原名任锡圭,字禹成,是我父亲取自《尚书·禹贡》篇的‘禹锡玄圭,告厥成功’之意。我小时候因‘禹’字难写,家人就以同音字‘于’来替代。读小学时,名字改成了任于成。宜兴人的语言从属吴语,‘成’与‘人’相近,老师与同学便叫我‘任于人’。我撰写第一个剧本时,就以‘于人’为笔名。因为写戏剧,我常与演员们在一起,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喜怒哀乐。在古代,演员称作‘伶’,处在社会底层,被有权人与富贵人瞧不起,但我对演员却很佩服,就索性改名于伶。”他接着又说,自己写四幕剧《女子公寓》就用了这个笔名,一直沿用至今。
早在苏州读书时,于伶就加入共青团,他24岁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,后担任当时上海戏剧界的负责人。
▲年轻时的于伶先生
1937年上海沦陷后,至1941年珍珠港事变,这四年中的上海成了“孤岛”,于伶、唐弢、柯灵、巴人都以戏剧与杂文的形式联系现实,写了不少歌颂民族气节的作品,在当时很有影响。于伶不仅是“孤岛文学”的组织者,在他周围聚集了许多著名的演艺人员,还写出了《夜上海》《长夜行》。
他说:“‘孤岛文学’是民族不屈的一种坚守,唐弢、巴人、柯灵写杂文,我和阿甲、李健吾等人则以戏剧来鼓励前方战士与后方民众一致抗日。”临别时,他送了我两本签名本,一本是《孤岛剧作二种》,是“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”之一,另一本签名本《于伶剧作选集》,则反映了他剧作方面的成绩。
▲作者收藏的于伶赠书
《孤岛剧作二种》收录作者当时发表的《女儿国》《女子公寓》两个剧本,以及评述他《夜上海》《花溅泪》《大明英烈传》的文章。《女儿国》的创作采用了象征手法,《女子公寓》则采用了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,这两个剧本在当时搬上舞台演出后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,也反映了作者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。
《于伶剧作选集》除了收入他早期创作的《夜上海》《长夜行》《杏花春雨江南》,还有他50年代新创作的《七月流火》《聂耳》。
于伶谈《聂耳》
新中国成立后,于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管会文艺处处长、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,后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、上海文联副主席与上海作协副主席。
我第二次拜访于伶先生,就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《聂耳》,作了专题采访。
▲电影《聂耳》海报
我问:“1959年,作为上海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大片《聂耳》,是您和孟波、郑君里一起创作的优秀影片,请您谈谈自己与聂耳的交往经过、对聂耳的了解,以及怎么会创作这部作品?”
于伶喝了一口茶,娓娓道来:“聂耳原名聂守信,云南玉溪人,1912年生于云南昆明,其父聂鸿仪以经营春堂药店维持生计。聂耳4岁时,父亲离世。他在母亲辛苦培养下,接受了母亲酷爱音乐的遗传与熏陶。聂耳之母擅长音律,会唱昆明地区各种小调。聂耳毕业于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,他业余时间学会二胡、三弦、月琴等乐器,后参加学生运动,18岁时被列为抓捕对象。聂耳在云南玉溪躲了一阵,然后坐船抵达上海。聂耳见到明月歌舞社招收学员的广告,主考老师是黎锦晖,慧眼识珠,聂耳进入剧团后,很快成了首席小提琴手。(编者注:聂耳进入明月歌舞社后,搬入常德路633弄65号恒德里,和剧团的年轻人们住在一起,并在此创作了大量作品。)
▲静安江宁路街道恒德里聂耳旧居
1932年,他结识田汉,成为挚友。同年八月,聂耳来到北平,结识我和宋之等人。我鼓励聂耳参与左翼戏剧活动,他显示了卓越的才华。1933年,21岁的聂耳经田汉介绍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一天见路上有个卖报的小姑娘,边卖报边唱歌,这一场景令他触动灵感,写出了后来人人皆知的《卖报歌》。我记得1934年春天,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成立,当时成员有任光、安娥、张曙、吕骥、麦新等人,聂耳是负责人之一。由于聂耳很有音乐天赋,他认为中国也应该有一支《马赛曲》,他就创作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这首歌原是《风云儿女》的主题歌,随着影片发行和唱片热传,在1935年流传至大江南北。可惜这年7月,聂耳在日本神奈川藤泽市的鹄沼海滨游泳时遇难。田汉当时悲痛欲绝,他写了一首诗痛悼好友聂耳:‘英雄应化狂涛返,重与吾民诉不平’。”
“太可惜了,聂耳逝世时才23岁。您何时想起为聂耳创作电影?”
于伶说:“这个提议最早是由聂耳好友郑君里提出来的,当时我们讨论国庆十周年上海电影厂的献礼节目,郑君里、孟波、赵丹和我不约而同想到了聂耳,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,对聂耳的影响很大。作为一个有才华的热血青年,创作了这么振奋人心的好歌,应该也值得为他宣传。”
▲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手稿
据于伶回忆,影片《聂耳》问世后,由赵丹饰演的聂耳给观众带来很大的震撼力,演员阵容很强,王蓓、张瑞芳、黄宗英、陈述、韩非、仲星火、关宏达都在剧中出演。由于这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传记片,得到观众的热烈反响。
于伶的一生很有传奇性,姜德明写的《于伶传》(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),详尽介绍了于伶的一生,夏衍先生对此十分重视,还专门写了文章。1995年,此书在上海出版。
于伶于1997年去世,享年90岁。在中国戏剧史上,于伶先生的功绩,是不可磨灭的。
作者介绍
曹正文
曹正文,笔名米舒,《新民晚报》高级编辑。1988年加入中国作协,执编“读书乐”“夜光杯”副刊32年。曾任上海作协理事、上海九三学社市委常委,上海市政协委员,上海大学文学院与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。1993年获上海首届韬奋新闻奖。1995年入选“上海十大藏书家”,1997年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诺贝尔奖颁奖仪式。2010年获中国通俗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。在马来亚大学、墨尔本大学、大田大学、多伦多大学、斯德哥尔摩大学讲课。个人专著76部,主编丛书197部,代表作《文化名宿访谈录》《古代文人幕后真相》与《米舒文存》八卷本。苏州图书馆创立“曹正文捐赠签名本陈列室”。上海儿童博物馆创立 “读书乐”与“书友茶座”陈列室。
▲巨鹿路于伶旧居,作者在此拜访了于伶先生。
编者按:
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《静安报》副刊《百乐门》。在微信平台,“百乐门”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。每周定期推送,换个角度阅读静安。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@126.com
栏目主编:施丹妮
资料来源: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,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可能你还想看